我国首款宽温域锂电池亮相高交会

发布日期:2023-11-17  来源:中国能源网

核心提示: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也就是高交会正在深圳举行。在本届高交会上,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团队带来了可以在零下70摄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也就是高交会正在深圳举行。在本届高交会上,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团队带来了可以在零下70摄氏度到零上80摄氏度范围内正常使用的宽温域锂电池,为新能源车在冬季等极端温度下的使用提供技术支撑。
 
在高交会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展的展区,记者看到,新研发的锂电池被放置在零下20到零下60摄氏度的低温试验箱中,其输出的电能可以正常带动旁边的电器运转。如何让锂电池能够经受住炎热、耐得住低温,可以充电快速、成本还要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历时10年研发出新型铝基复合负极材料。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储能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唐永炳:现在传统锂离子电池是采用了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类的材料,用的负极材料就不完全是石墨类负极材料,解决了锂离子的扩散的路径多样化的问题,这就使得在低温下面产生锂枝晶这种风险大大降低,这也使得这个电池表现出来比较优异的低温性能。
据了解,常规锂电池随着不断使用,内部会产生锂枝晶,既影响充电性能,还可能带来电池短路等隐患。而该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铝基负极,在低温和过充条件下能有效缓解锂枝晶的产生,提高了安全性。在续航性能上,该电池能量密度较传统锂离子电池提升13%到25%。另外由于铝基复合负极优异的导电性能,使得这种电池还能表现出不俗的快充性能。性能的提升将大大拓宽新能源设备的应用场景,未来相关产品可以应用于光伏储能、轨道交通、极地科考等众多领域,并将有望解决新能源车冬季续航缩水和低温启动困难等难题。
 
大科学装置衍生科技成果服务民生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突破前沿科学重大问题的大科学装置,从这些装置的技术衍生出的民用设施也正在服务于民生。本届高交会上,中国科学院参展单位也把这些新技术成果带到了展会现场。
 
在高交会上,可以发现一些由我国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衍生而来的一些科研成果。例如说有一个模型,展示的是通过我国的散裂中子源而衍生出的一套癌症的治疗装置。
中国科学院参展单位负责人 马创新:这个设备叫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它是一种新兴的基于二元的靶向细胞级的一个新的癌症的治疗手段。利用由靶向性的硼药,进入人体内 ,跟肿瘤细胞结合,然后通过体外照射的中子产生的重离子来杀死周围的细胞。
据介绍,这项新技术是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技术团队负责研制。目前,新设备正在进行总装联调,预计2024年将开展临床试验、之后投入临床应用。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第一锂电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heli@heliexpo.com.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第一锂电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第一锂电网-中国最专业的锂电池行业信息网站